发表时间:2011-10-29 来源:职业卫生网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网友甲:
这个问题 以前跟网友也探讨过 个人坚持ABS pvc等聚合度高的工程塑料在注塑(加热过程)不应该识别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 氯乙烯等单体。职业卫生网友普遍认为要识别,并且很多网友说检测出单体,甚至有超标,我表示怀疑,可能有干扰!并且北京cdc的权威也觉得可以不识别单体,不过行业普遍的潜规则是需要识别单体,所以为了顾及专家的感受,普遍还是识别单体的!
我今天还想好好讲一下不识别单体的原因:
1、今天看了2篇美国70年代研究塑料热分解产物(TDP)的文章
如针对PVC加热的论文中研究过程都未提及单体问题,国外研究的重点放在塑料添加剂己二酸二辛酯酸二乙基己酯等增塑剂上,研究的方向是是哮喘?
第二个重点是氯化氢
当然针对有些劣质PVC粒子加工过程会添加TMT(三甲基氯化锡)等有机锡增塑剂,这个有时候也要关注,因为中毒案例非常多,也死了不少工人!
2、可以查看各类PVC ABS塑料的MSDS 除了会提高燃烧过程会产生 氯化氢 co(PVC燃烧) 氰化氢、氮氧化物等(ABS燃烧)外 是不会提到产生单体的
3、缺乏国外案例有利佐证,
如果PVC、abs加热产生氯乙烯(致癌)、丙烯腈等,国外的主流机构像NIOSH肯定会做大量的研究,但是没有,注塑方面的研究很少!
企业像dupont是有注塑过程的通风设计研究的,应该也只针对增塑剂、hcl等设置
4、最后想反驳下另外一种观点,有网友认为单体并不是加热分解产生,而是塑料粒子加工时,氯乙烯或者丙烯腈过量,未完全反应掉的,这个观点个人觉得也站不住脚的,因为如果这些物质过量,那么势必在成品储运、加工过程中,单体散发,那么可想而至,这些塑料制品的质量会严重下降,可能出现表面起泡等问题,而作为工程塑料这个是不是大忌?
PS:当然可能有例外 像酚醛树脂,多聚甲醛,他们加热可能产生甲醛,酚类,但是绝对跟所谓pvc产生vc单体的原理不一样!。
网友乙:
高分子化合物在热裂解时,成分是非常复杂的,建议做下气质联用,不就什么都清楚啦?关于聚合物单体残留,这个是毋庸质疑的。
欧盟“关于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原料及其制品的指令(2002/72/EC)”的附录Ⅱ列出了允许塑料原料及其制品使用的单体和其它物质的目录,目录中编号2650是聚氯乙烯,其技术要求参照“关于与食品接触的、含有氯乙烯单体的原料及其制品指令(78/142/EEC)”。78/142/EEC指令附录Ⅰ规定,原料及其制品中氯乙烯单体的含量不大于1ppm﹔附录Ⅱ规定原料及其制品中氯乙烯单体的含量和由原料及其制品中释放转移到食品中的氯乙烯单体的含量的测试方法是气相色谱法,方法测试精度为0﹒01ppm。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对氯乙烯单体的残留量也有规定,如食品包装材料标准GB4803-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规定PVC树脂中的氯乙烯单体残留量为5ppm﹔GB9681-1988《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14944-1994《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瓶盖垫片及粒料卫生标准》,医疗用品标准GB14232﹒1-2004《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第1部分﹕传统型血袋》、GB15593-1995《输血(液)吹塑薄膜袋用软聚氯乙烯塑料》、GB10010-1988《医用软聚氯乙烯管材》规定PVC成型品中的氯乙烯单体残留量不大于1ppm。
还是老的观点,国外的月亮和中国一样圆
国外没研究,不代表没有,这个观点,还请网友甲接受
关于天涯你列的1,2,3,4
1,70年代的资料,是不是太久远了?是否有近期的资料?
在注塑车间,难闻的异味到底是什么?
2,燃烧和在模具缺氧中是二个概念
3,高分子材料,比如氟塑料,早已被证实了可以导致类“金属烟”热的症状,可参考4版以后的教材
4,这个就不说了,单体有高有低,工程用的显然和医用、食用的不是一个档次的
关于热裂解产物:
PVC经过查找资料,在缺氧热裂解时时选择性的先脱去HCL,生成(CH2=CH2)n类,同时生成残炭
不过热裂解过程非常复杂,上述资料并非是热裂解后,注射器采样做的分析。
石化行业的延迟焦化、催化裂化都属于广义的热裂解,不同温度,不同原料,不同催化剂
热裂解产物都不尽相同。
关于单体释放:
PVC本身是含单体的,在正常情况下,是可以不断释放单体
在气温高时是可以加快释放,这个完全可以通过在密闭小瓶中,存放一块PVC
经过N天后,通过顶空法直接上GC-MS来证实。
其实这个也不需要证实,如果单体都可以释放到水里(单体是不溶于水的),释放到空气中也就天经地义了
关于外文资料:
如果是针对职业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或者是双向队列研究,可以认可其实验结果
其他试验结果仅能参考
对高分子材料的热裂解,我们都属于学习阶段
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GC-MS
网友甲:
网友乙的资料很好的佐证了 pvc等不需要识别单体
1ppm什么概念??含量这么低 到空气中呢?
重点不在单体 在增塑剂等
1、还有国外的东西 就是30年代的 也不过时
如果单体是重点,国外各大机构不会sb到这个份上
他们的研究也用到GC-MS
2、聚四氟乙烯等引起的慢阻肺 也不是单体引起的
3、食品医疗的是微量的
工程用的也不会多的,因为首先塑料工程工艺不会有本质的区别,该达到的聚合度 一定要达到!废塑料粒子除外TMT的问题
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纠缠在识别单体上 基本上识别单体就是个行业伪科学,大家都觉得貌似识别单体很牛b,实际上呢???
网友乙:
职业卫生本来就是在痕量上做分析的功课
1ppm是说的医用,工程类的可以到5,甚至更高,至于工程和医用的区别
建议去找找国内的聚氯乙烯生产方法
如果二者一样,也不会价格差别这么大
1ppm=1ug/g=1mg/kg=1g/t
1g释放到1000方的空气中浓度就是1mg/m3
到空气中,大家可以推算的,用每小时释放量除以每小时换气量
如果一小时加工1t,如释放量按10%算,那么释放100mg
去过很多注塑车间,都是半密闭的,通风量是小于10000方,车间大小常见为3000方,占地约400平,高约8m
那么理论计算浓度时0.01mg/m3
而这个厂仅班加工8t,年用量仅2000t。
这个类似于甲醛,家装的甲醛检测也就是0.0x mg/m3
大家还不是在测?而且是重点的测
另外在了公共卫生的涉水产品,PVC管材测的就更多了
如果说空气的都可以不测,那么涉水,食品更不用测了,更没有意义
包装食品的PVC才多大一点点?多大的质量?
都是学职业卫生的,经消化道和经呼吸道,在吸收上哪个更快?
网友丁:
一提到聚合物识别单体,本人学化工的,对识别单体也非常困惑,也非常不理解,也曾经跟一个公共卫生的同事(老前辈)讨论过,最后的结论:一、专家不会给我们承担风险,所以尽量降低(或转嫁)风险,二、作为评价人员,也不愿承担风险,最后都检测单体了。
网友丙:
其实以前就有战友发过“高聚物及其燃烧和热分解产物毒性的知识”的内容了。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有条件的情况下,实地现场采样回去做质谱分析。文献再多只能作为佐证,因为你始终没有直接的证据。我们之前做过轮胎行业硫化、密炼烟气的危害识别,查了不少文献,剔出了几个可能的危害因素,结果实地采样检测,尽管现场情况不容乐观,但不少项目均低于检出限。
高分子聚合物燃烧和热解产物(尤其是热解)版友的职业危害问题,个人觉得反映了今后职业卫生需要着重的一个方向,即多个危害物质的协同作用问题。其实我们不少场所存在多种危害物质,物质之间表现出协同毒作用。但是检测、评价时往往用的都是单个物质的卫生限值。这其实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至于热解产物如何评判的问题,能否根据热解产物各组分的不同组成、危害程度制定出通用热解产物的卫生限值,或者针对常用的聚氯乙烯、ABS、聚乙烯、酚醛树脂等几种高分子聚合物制定出各自的热解产物卫生标准。否则,因为成分复杂,明知道有危害却不去检测、评价和控制,岂不是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