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健康

这些职业病需要引起重视

文章栏目:职业健康 来源:职业病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近年来,由于许多职业人士缺乏对职业病防治及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一些务工人员在不知不觉中被职业病侵袭,劳动者和企业如何才能远离职业病的危害?昨日记者走访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家听听专家们是怎么说的……

职业性尘肺病“不转移的肺癌”

某石英砂厂40多名工人解聘时自发进行了粉尘作业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发现并确诊了9名矽肺病人。该厂使用石英矿石为原料生产石英砂,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将湿性作业改为干性作业,车间的除尘设施严重缺乏。疾控中心通过作业场所调查和检测分析,发现多个岗位矽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多倍。疾病危害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占所有职业病的80%以上,同时也是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被称之为“不转移的肺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专家支招:预防职业性尘肺病须“四做到”:一是上岗前劳动者要做到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二是劳动者要做到作业时坚持佩戴防尘口罩和使用其他劳动保护用品;三是用工单位要做到及时为劳动者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四是用工单位要做到开展上岗前和定期的尘肺病防治知识培训。

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率明显增加

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员工张某从事铆焊工作11年,工作场所为大车间联合厂房,他耳膜常感觉震痛、心慌,听力明显下降。今年7月体检时,发现其电测听结果异常,经复查最后被确诊为职业性噪声聋。

专家支招:控制或消除噪声源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用工企业在厂房设计时应注意将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分开布置,避免联合厂房不同有害因素产生交叉危害,工作中要保证防噪声设施的正常运转;合理设置工作流程,缩短接触噪声时间,适当延长工间休息时间;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性健康体检工作。劳动者应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噪声环境下作业正确佩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容易诱发白血病

喷漆作业工人李某,工作中接触多种油漆和油漆稀释剂,工作现场无抽风排毒设施和净化装置,作业时李某也未佩戴活性炭防毒口罩。两年后,李某因发现全身皮肤多处瘀血瘀斑住院治疗,被诊断为“白血病”,后经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

苯是一种带有芳香味的有机溶剂,应用行业广泛,职业性苯中毒是重点防治职业病之一。苯的急性损害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的症状,慢性则引起造血系统的损害,如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各种类型的白血病。

专家支招:预防急、慢性苯中毒,须“八做到”:劳动者应做到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遵守操作规程,作业时站上风侧;作业时佩戴防毒面罩、工作服和手套;禁用香蕉水洗手;下班后在单位及时更换衣物、洗澡,去除体表(皮肤、头发等)附着的有害颗粒,不要将工作服穿回家中。用工企业应做到组织岗前、在岗、离岗时苯作业职业健康检查;组织开展苯中毒防护知识培训;为涉苯岗位安装抽风排毒设施。

急性硫化氢中毒极易导致“电击样”死亡

某污水处理厂技术人员曹某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进入污水池维修排水泵,因吸入大量腐败臭蛋味气体立即晕倒在池中。6名工友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仓促救援,导致7人先后中毒,其中3人死亡。罪魁祸首为急性硫化氢中毒导致“电击样”死亡。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一般发生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如污水处理池、下水道、蓄粪池、井底等,空间里污泥有机物含量高、堆放时间长、堆放量大,在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受微生物作用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人体吸入高浓度硫化氢气体后,强烈刺激颈动脉窦,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停止,或者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产生“电击样”死亡。

专家支招:劳动者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作业场所前,须先强制性通风,进入密闭空间时须佩戴报警装置,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入罐(池)作业,要佩戴好供氧式呼吸器、系安全绳、专人监护;遇中毒紧急情况发生时,先做好防护方能参加救援。企业应开展如现场心肺复苏术等应急技术培训;在危险区域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涉及硫化氢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职业性中暑易发生工伤事故

一沥青路面施工工地,工人毛某突然倒地,全身抽搐、口吐白沫,被诊断为热射病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据介绍,该工地工作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除中午12点统一吃饭外,中间未安排休息,也没有采取任何防暑降温措施。

职业性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作业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出现紊乱,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轻者出现发热、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则头痛剧烈、昏迷,甚至引起死亡。再者,高温作业时,人的注意力、肌肉收缩力、动作精准性和协调性、反应速度都会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专家支招:用人单位应在作业场所采取通风降温技术措施;为高温作业提供含盐清凉饮料;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应在高温季节来临前实行职业健康体检,发现有高温作业禁忌证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室外作业避开中午高温、强日晒时段,安排早晚工作,减轻劳动强度。同时生活中劳动者需合理调节饮食,及时补水,使用防暑降温用品;遵守高温作业的安全规则和保健制度。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