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病防治

激光的危害及激光危害的防治措施

文章栏目:职业病防治网 来源:职业病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激光是物质受激辐射所发出的光放大(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故称激光。它是一种人造的、特殊类型的非电离辐射,具有高亮度、方向性和相干性好等优异特性。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和 科学研究中都得到广泛应用。激光器由产生激光的工作物质、光学谐振腔及激励能源 三部分组成。激光器按其工作物质的物理状态,分为固体、液体及气体激光器;根据 发射的波谱,分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激光器及近年新发展的X、7射线激光 器;因激光输出方式不同有连续波激光器、脉冲波激光器,以及长脉冲、巨脉冲及超 短脉冲激光器。激光器的用途包括工业上的激光打孔、切割、焊接等;在军事和航天 事业上用于激光雷达、激光通讯、激光测距、激光制导、激光瞄准等;医学上用于眼 科、外科、皮肤科、肿瘤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在生命科学、核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中,也都有广泛应用。

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热效应、光化学效应、机械压力效应和 电磁场效应。激光对人体组织的伤害及损伤程度,主要决定于激光的波长、光源类 型、发射方式、入射角度、辐射强度、受照时间及生物组织的特性与光斑大小。激光 伤害人体的靶器官主要为眼和皮肤。

当眼睛处于水平的激光束时,视网膜的曝光强度比角膜大200000倍。一般把可 见光和短波红外辐射称为光辐射的视网膜伤害波段,因这些波段的光束可在视网膜高 度聚焦,并多位于中央视区黄斑部。目前大多数激光器发射的激光,以500nm以下 波长的可见光波段危害最大。损伤的典型表现为水肿、充血、出血,以至视网膜移 位、穿孔,最后导致中心盲点和疤痕形成,视力急剧下降。对于视网膜边缘部的灼 伤,一般多无主观感觉,因这种灼伤是无痛性的,容易被疏忽。460nm的蓝光可使 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发生永久性的消失,即“蓝光损害”,主要症状为目眩。如出现色 觉缺失现象,则至少有一个或多个视锥细胞群受损。

激光对皮肤的损伤,主要由热效应所致。轻度损伤表现为红斑和色素沉着。随着 照射量的增加,可出现水泡,皮肤褪色、焦化和溃疡形成。250?320nm的紫外激 光,可使皮肤产生光敏作用。遭受大功率激光辐射时,也能透过皮肤使深部器官 受损。

受到照射后除迅速脱离外,应保持安静,充分休息,眼睛避光保护。对于出血和 渗出,可使用维生素、能量制剂,必要时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也可采用活血、化 瘀、消肿的中药治疗。对激光的防护包括激光器、工作环境及个体防护三方面。激光 器必须有安全设施,凡光束可能漏射的部位,应设置防光封闭罩。安装激光开启与光 束止动的连锁装置。工作室围护结构应用吸光材料制成,色调宜暗。工作区采光宜充足。室内不得有反射、折射光束的用具和物件。所有参加激光作业的人员,必须先接 受激光危害及安全防护的教育。作业场所应制订安全操作规程、确定操作区和危险 带,要有醒目的警告牌,无关人员禁止入内。严禁裸眼观看激光束,防止激光反射至 眼睛。工作人员就业前应作健康检查,以眼睛为重点。我国《作业场所激光辐射卫生 标准》(GB10435-89)中规定了眼直视和皮肤照射激光的最大容许照射量。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