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病防治

职业性乙醇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

文章栏目:职业病防治网 来源:职业病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一、发病机制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乙醇具有脂溶性,进入体内通过对细胞膜作用抑制神经细胞活性,是中枢神经抑制剂,作呕反射丧失,易引起误吸。血乙醇浓度升高时,作用于小脑,引起共济失调。血乙醇浓度达2000-3000mg/L时作用于网状结构,出现昏睡或昏迷;血乙醇浓度达3000-4000mg/L时抑制延髓中枢,引起呼吸、循环衰竭或死亡。乙醇代谢物乙醛能升高中枢神经的腺苷水平,产生与苯二氮类和巴比妥类相似的作用,即增强GABA介导的氯离子内流。因此,乙醇与苯二氮类和巴比妥类有交叉耐受作用。小剂量乙醇表现兴奋作用,可能与乙醇抑制GABA作用有关。乙醇代谢物乙醛可引起神经兴奋和行为改变。血乙醛浓度升高尚可引起肝、脑和其他组织器官损伤。

2.代谢异常:血乙醇浓度过高时,NADH:NAD比值增加,影响依赖NAD的代谢反应,如糖原异生作用障碍出现严重低血糖,血乳酸增高和酮体蓄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3.心脏作用:急性乙醇中毒时,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脉压加大、心肌耗氧量增加,也可引起心肌损害和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冠心病者乙醇浓度达500mg/L即可引起心排血量和血压下降。嗜酒者,急性乙醇中毒时心肌抑制作用更明显。心力衰竭者,乙醇中毒出现房性(常见心房颤动)或室性心律失常。

二、临床表现

乙醇中毒者呼出气有浓厚乙醇味。临床上分为三期:

1.兴奋期:头痛、欣快感、健谈、情绪不稳定、易激怒,有时可沉默、孤僻或入睡,驾车易发生车祸。

2.共济失调期: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复视、眼球震颤、行动笨拙、步态不稳和共济失调。

3.昏迷期:昏睡、瞳孔散大、体温降低、心率增快、血压降低,呼吸慢并有鼾音,严重者因呼吸或循环衰竭致死。

无乙醇耐受者酒精清醒后,可有头痛、头晕、无力、恶心、震颤等症状;耐受者,症状较轻。此外,重症中毒病人常发生轻度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失常、低血糖和吸入性肺炎等。有时发生急性肌病,表现肌痛或伴有肌球蛋白尿。

三、实验室检查

1.血乙醇浓度测定:由于乙醇耐受现象,血乙醇浓度与中毒程度无很好相关性。无乙醇成瘾者,血乙醇浓度4000-5000mg/L可抑制呼吸致死;嗜酒者,血乙醇浓度4000mg/L仅有轻度中毒。

2.血液生化检查:急性中毒可出现低血糖、低钾血、低镁血和低钙血。

3.动脉血气:急性中毒者表现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饮酒史、呼出气体、不同程度神志障碍和血乙醇浓度测定做出诊断。

2.鉴别诊断:急性乙醇中毒应与伴有意识障碍或昏迷的其他疾病鉴别,如镇静催眠药或类阿片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低血糖、肝性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和脑血管意外等。

五、治疗要点

轻者无需特殊处理,有共济失调者严格限制活动,以免发生外伤。昏迷者应迅速治疗,大多数病人在数小时内缓解。

1.维持呼吸功能:保证气道通畅、供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或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2.维持循环功能:监测血压、心律(率)和心功能状态,静脉输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维持有效循环容量。

3.洗胃或导泻:清醒者迅速催吐。神志障碍或昏睡者,进行气管内插管后洗胃,由于摄入乙醇后很快吸收,洗胃和导泻效果不佳。同时服用其他毒物时,予活性炭吸附或导泻。

4.纳洛酮:能使血乙醇浓度明显下降,逆转急性乙醇中毒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可作为非特异性的催醒药。此外,纳洛酮还可能有减少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肝脏NAD氧化代谢作用。

5.血液透析:血乙醇浓度超过4000mg/L时,考虑血液透析。

6.支持治疗:注意保暖;给予足够热量、复合维生素B等,以防止肝脏损害。昏迷者,静脉输注葡萄糖50g和肌注维生素B1100mg,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果糖能加速乙醇代谢,但也能加重乙醇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不宜应用。

7.监测:严密检测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