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卫生评价

什么是职业紧张引起职业紧张的职业因素主要有哪些

文章栏目:职业卫生评价 来源:职业卫生网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静力作业(static work)又叫静态作业,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 不动所进行的作业。从物理学的观点看,

静态作业时人并没有做功。参与作业的肌 群可以是大肌群也可以是小肌群,数量 也不定。肌肉张力在最大随意收缩的 15%?20%以下时,心血管反应能克服肌张力对血管的压力,满足局部能源供 应和清除代谢产物的需要,这种静力作 业即可维持较长时间。但静力作业时肌 张力往往超过该水平,造成局部肌肉缺 氧、乳酸堆积易引起疼痛和疲劳,故又 称致疲劳性等长收缩。静力作业能够维 持的时间取决于肌肉收缩力占最大随意 收缩力的百分比(图1-2-3),可见以最大 肌张力收缩进行的作业只能维持数秒钟。 静力作业时间与肌肉收缩力的这一关系?与参与作业的肌群及作业者的性别无关。

静力作业的特征是能量消耗水平不高,氧需通过常不超过lL/min,但却很容易 疲劳。在作业停止后数分钟内,氧消耗反而先升高后再逐渐下降到原水平。这是由于 肌肉在缺氧条件下工作,无氧糖酵解产物乳酸等不能及时清除而积聚起来形成氧债。 当作业停止后,血流畅通,立刻开始补偿氧债,故呈现出氧消耗反而升高的现象。此 外,静力作业时由于局部肌肉的持续收缩、不断刺激大脑皮层而引起局限强烈兴奋 灶,使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的其他兴奋灶受到抑制,例如能代谢的抑制;当作业停止 后,即出现后继性功能的加强,产生氧消耗反而升高的现象。

动力或动态作业(dynamic work)则是在保持肌张力不变 等张性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使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与静力作业相比较而言,肌肉在动力作业时可以交替地收缩与舒张,血液灌流充 分,不容易疲劳。此外,从物理学意义上,它是做功的劳动。

动力作业又可分为重动力作业和反复性作业。参与重动力作业的是那些大肌群, 因此能量消耗高是它的特点之一。反复性作业(repetitive work)又称轻动态作业,

参与作业的是一组或多组小肌群,其量少于全身肌肉总量的1/7,肌肉收缩频率高于 15次/rnin。例如,操作键盘输入汉字,手指击键可高达100次/分钟以上,频繁收缩 活动的小肌群能耗不高却容易疲劳甚至受损伤。

(2)职业因素:劳动过程中引起职业紧张的职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角色特征:近年来有人提出角色理论来理解职业紧张和测试角色压力如何导 致职业紧张的问题。角色特征表现在任务模糊(任务不清,目的不明),任务超重 (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超重,前者是指工作量大,无足够时间完成任务,后者是由于个 体能力或技能低下而不能完成任务),任务不足(个体能力强,而工作任务少),任务 冲突(表现在两个体需求之间的冲突,个体同时接受多个任务的冲突),个体价值 (如大材小用的冲突及角色间的冲突)等方面。

2) 工作特征:与职业紧张有关的工作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工作进度(包括 机器的进度和人的进度,进度越快越紧张);②工作重复(重复愈多,愈单一,愈易 紧张);③工作换班(不合理的换班制度可影响人的生物钟,导致紧张);④工作属 性(工作种类,所需知识和技巧不足,均可导致情感和行为反应异常)。

3) 人际关系:个体间或上下级间关系较差,会降低相互信任和支持,影响情感 和工作兴趣,这是造成紧张的重要原因。领导作风对下级克服紧张方面最为重要。

4) 组织关系:与职业紧张有关的组织关系特征包括:组织结构、个体地位、文 化素质等。Donnelly研究了高、中和低层组织机构中,个体满意度和紧张水平,认 为在低层组织结构中个体更有满意感。如组织能给职工更多决策权,职业紧张反应明 显降低,满意度更高,工作效率更好。若使职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则会增加工 作责任感和主人翁感。当比较组织结构中不同职位的职工时,发现地位最低的职工如 普工、操作工、秘书和低级管理员、技术员等有更为强烈的紧张感。组织结构中文化 素质也是重要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竞争力,如职工晋升,技能定级、提升和进修机 会等。

5) 人力资源管理:这是职业卫生管理体系中又一重要的紧张源,包括培训、业 务发展、人员计划、工资待遇和工作调离等。缺乏培训是产生紧张的重要原因。即使 是老职工对新技术也渴望再学习,才能适应强烈的社会竞争机制。所以业务的提高和 发展是职工,尤其是中年职工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与职业紧张密切相关。同时职工福 利、待遇、人员安排、调离、解雇、离退休、失业等都是众所周知的与职业紧张发生 密切相关的。此外,一些物理因素,如照明、噪声、温湿度、空间、环境卫生状况、 臭气、空气污染等均直接与紧张发生及其程度有关。

4. 职业紧张反应的表现 紧张不都是有害的,适度的紧张是有益的,个体必需 的。只是长期过度紧张才对个体不利,甚至是有害的,紧张反应主要表现在心理的、 生理的和行为的变化及精疲力竭症几个方面。

(1) 心理反应:过度紧张可引起人们的心理异常反应,主要表现在情感和认知方 面。例如工作满意度下降、抑郁、焦虑、易疲倦、感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 下降、易怒、社会退缩,使他们个体应对能力下降。

(2) 生理反应:主要是躯体不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凝加速,皮肤生理电 反应增强,血和尿中儿茶酚胺和17-羟类固醇增多,尿酸增加。对免疫功能可能有抑 制作用,可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血中游离酸和高血糖素 增加。

(3) 行为表现:行为异常主要表现在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个体表现是逃避工作,怠工,酗酒,频繁就医,滥用药物,食欲不振,敌对行为;组织上表现为旷工, 缺勤,事故倾向,生产能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等。

(4)精疲力竭(burnout):有研究认为精疲力竭的发生是职业紧张的直接后果, 是个体不能应对职业紧张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Maslach提出的精疲力竭症三维模式,确认了职业紧张体验的多样性,并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三维模式的主要 内容是:①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 ):指个体的情绪资源(Emotional

Resources)过度消耗,表现为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体力衰弱和疲劳;②人格解体 (depersonalization):是一种自我意识障碍,体验自身或外部世界的陌生感或不真实感 (现实解体),体验情感的能力丧失(情感解体),表现为对他人消极、疏离的情绪反 应,尤指对职业服务对象的麻木、冷淡、激惹的态度;③职业效能下降:指职业活动 的能力与效率降低,职业动机和热情下降,职业退缩(离职、缺勤)以及应付能力降 低等。精疲力竭的后果是严重的,不仅会丧失工作能力,还可能危及生命。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