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3-08-17 来源:职业卫生网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1目的
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相关因素的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责、职业危害识别检测和整改处理,有因素定期监督检测。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生产车间。
3引用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法规标准。
4职责
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2)协助部门为设备部、供应部、生产部及各个生产车间。
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中间品、半成品、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
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
4)查阅文献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
6识别后的处理
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向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
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汇,申请逐步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3)发现存在《高毒物品目录》里的毒物,或者经常发生职业病事故的高危险化学品(如正己烷、三氯乙烯等)时,检索有无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若有,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替代;若无,当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通过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艺流程和加强防护设施)、行政控制(如减少接触时间)、加强个人防护等途径来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7检测项目的确定
1)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根据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检测项目。
2)若工作场所中存在《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出的项目,或工作场所中存在三氯乙烯、正己烷,应作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重点项目。
3)检测项目经所委托的检测机构现场调查确认。
8检测机构的确定
应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检测。
9检测周期的确定
1)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要求,对《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出的项目及三氯乙烯、正己烷,每半年至少检测一次。
2)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3)对检测结果有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必须按卫生监督部门规定的期限进行整改,直至检测合格为止。
10检测结果的记录、报告和公示
1)安全管理机构应建立检测结果档案。
2)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及所在地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3)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公示,公示地点为检测点及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如食堂),公示内容包括检测地点、检测日期、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等。
11检测费用列入安全措施职经费开支。
12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
13附则
1)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和上级规定执行。
2)本制度制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3)本制度解释权归属企管部。
4)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生效执行
关于制订2010年职业卫生规划的通知
各部门:
为了保护员工的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和控制职业病消除职业危害,根据《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发展实际,制定2009年度职业卫生计划,望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一、具体目标:
1 无职业病发生。
2 员工职业教育达到95%以上。
3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100%。
4、工作场所职业危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志设置达到95%以上。
5、工作场所职业危病危害因素检测达到90%以上,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检测率达95%以上。
6、从事接触职业病有害因素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95%以上,接触放射线员工个人剂量检测率达到100%
8、定职业危害申报返系统。
9、配备执业卫生检测的计量仪器、做到现场自我监测。
二、保障实施措施:
1、落实职业维胜管理主体责任,
1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构成细则,配备专兼职卫生人员,健全职业卫生管理网络,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2健全责任制,落实职业卫生管理责任,认真争取工程技术、个体防护、综合治理等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
3健全效绩考核,把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纳入考核内容一票否决。
4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的变化,不断完善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
2、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1开展内容丰富、形象多样的宣传活动,全员普及职业卫生只是,增强公司对职业危害防治观念,提高员工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2加强对公司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以不断提高和强化管理层职业卫生观念和保障员工健康意识,了解国家职业卫生的政策规定,掌握职业危害预防和控制的措施及手段。
3加强员工职业卫生培训,对员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培训以及转岗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和一般的健康知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岗位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4邀请卫生、疾病控制部门或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机构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对公司各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职业卫生培训
5积极推进建立职业健康监督检查岗位制度;在存在职业危害产生的岗位建立职业健康监督岗位。通过开展管理调研,监查负能力建设,培训考核,加强公司职业健康知识队任建设和作业场所的健康教育。
3、依法开展职业病危害固定告知、检测和“三同时”工作。
1签劳动合同时对有职业危害的岗位告知内容;
2不断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3完善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固定监测评价制度实施,定岗经常监测、及掌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固定浓度(或强度)清洗,并将估果公告
4放置作业岗位有害物质危害告知卡,公布?物名称、健康危害、警示标志、职业健康咨询电话、以便员工随时了解自己所在作业场所的主要危害固有的浓度(或强度)和健康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5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先采用有利于纺织职业病和保护员工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并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
6对建设项目建设期间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7依照法规要求及时向职业卫生监督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4、规范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应急救援工作
1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固有的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将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和健康监护要求告知每一位员工。
2完善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3定期??职业危害??调研,根据工作场所中职业危害??其危害程度、依据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员工按照标准佩戴使用;
4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及生产岗位接触有害??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强度和防护用品、并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发放给员工个人,以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健康;
5建立并完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和????,强化管理定期组织??劳动用品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防护用品和防护设施;
6建立以??急救员为主,专业救护??为辅的现场急救网络;
7不断完善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建立与专业医疗机构鉴证救护??
8对公司管理技术岗位,不经常深入有害岗位的员工,每3-4年组织一次健康体检,改善作业条件,改变员工不健康作业方式、控制健康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