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劳保用品

确保安全帽新标准的正确执行

发表时间:2012-03-05 来源:职业卫生网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自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GB2811-2007《安全帽》(以下简称新标准),是对GB2811-1989版《安全帽》标准的修订,新标准加强了对安全帽技术性能的要求,总体要求更加系统、完整,实现了和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接轨。

新标准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安全帽产品质量的提高,生产者和使用者防护意识得到了加强。为了更准确、深入的理解该标准,现就新旧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对照,解析新旧标准中的技术指标,使该标准能够得到更好的理解和实施。

新旧标准对比

在GB2811-2007《安全帽》中,对比原有的安全帽标准,从分类到技术要求都作出了一定的补充和修改,对比情况见表1。

安全帽新标准变化内容的解析

从表1可以看出,新版安全帽国家标准主要在分类、下颏带要求及强度、质量、安全帽冲击、穿刺性能方面对原有标准做出了修改。

1.安全帽分类的修订

在新标准中取消了原有标准对安全帽T类(特殊型)的分类,原有标准规定了5种不同性能搭配的特殊型安全帽,分别为T1(具有阻燃功能)、T2(具有抗压功能)、T3(具有抗压、防静电、阻燃功能)T4带电(具有电绝缘性能)、T5低温(具有耐低温性能),而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及产品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防护需求发生了变化,5种固定特殊技术性能的搭配已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故在新标准中将5种固定搭配的特殊型分类取消,统一归纳为特殊性能,包含了阻燃性能、防静电性能、电绝缘性能、抗压性能和耐低温性。生产者可以依据使用的需要将5种特殊性能进行组合生产特殊型安全帽,大大增加了安全帽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适用性,完善了安全帽的防护功能,提高了在作业中安全帽对作业人员的防护效果。

2.下颏带及强度

在老标准中,对下颏带的要求分为有后箍帽衬和无后箍帽衬两种,因为当时大部分安全帽的帽衬以棉织带为主,而棉织帽衬的脑后位置没有可调节松紧的后箍,只由系带来固定安全帽,但系带会出现松脱现象,导致安全帽在受到坠物打击时意外脱落,所以要求下颏带应为“Y”型,起到固定安全帽的作用。而塑料帽衬具有可调节松紧的帽箍,解决了棉织带衬固定不牢的问题,所以对下颏带的要求为单根,这时下颏带主要起辅助固定作用。

随着产品技术的更新,人体工效学在产品设计中大量应用,使得安全帽与头部的贴合度与稳定度大大增强,现在安全帽主要为化纤带与塑料帽衬相结合的方式,既有较好的强度又保证了佩戴的稳定性,而棉织带衬已逐渐退出了市场,国外一些先进的安全帽也都将下颏带作为选配部件,所以在新安全帽国家标准中没有要求所有安全帽都必须配有下颏带,只是规定了下颏带的尺寸,但要求帽箍应根据安全帽标识中明示的适用头围尺寸可进行调整。这点与国际先进标准保持一致,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对产品样式不做严格要求,有利于产品技术的发展与提高。

经研究及大量实例表明,在安全帽使用过程中,由于下颏带强度过大,在碰撞或坠落发生时很可能对作业人员颈部造成伤害,严重的可造成人员窒息,所以新标准将下颏带强度控制在150N~250N之间,保证下颏带应有的强度,同时又可使下颏带在必要时发生断裂,保护人员颈部免受伤害。

在实际使用中,虽然帽箍提高了安全帽的佩戴稳定性,但下颏带一方面可以辅助帽箍加强佩戴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使佩戴更加便利,即使安全帽意外脱落,作业人员可迅速将其戴好,确保了防护的及时性,避免因安全帽意外脱落造成的伤害。在实际使用中若购买的安全帽配有下颏带,各单位应按照厂商的要求及产品使用说明书系好下颏带。企业也可根据自身作业环境特点,决定是否选择有下颏带的安全帽并对使用者提出相关要求。

综上,当所购置的安全帽配有下颏带时,应将下颏带系好,配合帽箍来保持佩戴的稳定性。

3.安全帽的质量

随着产品生产技术及材料的发展,轻量化,高强度的材料在生产领域广泛应用,安全帽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考虑佩戴的舒适性,新材料在安全帽生产中的应用使安全帽的质量向轻量化发展,因此在新标准中降低安全帽的质量,增强佩戴舒适性,起到引导产品发展方向的作用。

4.冲击吸收性能

冲击吸收性能新旧标准在预处理温度上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将原有的35℃预处理取消,因为随环境变化,该温度已不能称为一个极限温度,已失去了安全性能测试的意义。新标准中将原标准中的淋水改为浸水,同时增加了紫外线照射预处理,规定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改为浸水是更好的考察模拟雨雪环境下安全帽的安全性能,在实际使用中帽衬可能完全被雨雪浸透,淋水处理不能较好地模拟这一情况,因此将淋水处理改为浸水处理。紫外线照射预处理是为了杜绝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再生料制造安全帽,由于再生料价格低廉,且材料本身纯度及一致性较低,其力学性能和耐用性能非常差,有些再生料安全帽稍用力就可用手压碎,但经紫外线照射处理后,再生料制造的安全帽就很难达到标准要求,从而遏制了劣质产品流向市场。

5.耐穿刺性能

在旧标准中规定,耐穿刺性能只对冲击吸收性能测试中对安全帽材质最不利的条件之一进行测试,经过多年的检测与实际调研发现,安全帽的冲击吸收性能好坏不仅与帽壳材质有关,同时与帽衬材质、帽壳与帽衬的配合设计等都有关系,每顶安全帽的材质不止一种,对材质最不利的条件判断难以统一尺度;另外,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安全帽被利物穿透的案例都不是在冲击吸收试验中所选择的对帽壳最不利条件下发生的,所以在新标准制定时,为了保证安全帽的安全性能,将耐穿刺性能的预处理条件与冲击吸收试验预处理条件统一,更加完善了对安全帽的检测,进一步提高了安全帽的安全质量。

6.耐低温性能

在旧标准中对具有防寒功能的安全帽只进行-20℃预处理后的冲击与耐穿刺性能测试,新标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高温与浸水条件下的冲击与穿刺性能测试。新标准中高温与淋水环境下的冲击与穿刺性能是安全帽基本技术性能的一部分,而耐低温性能属于特殊技术性能,标准中规定特殊型安全帽应具有普通安全帽的所有性能,即特殊技术性能是在满足一般技术性能的基础上而额外增加的技术性能,在实际使用中不能排除在低温环境作业中存在冷热交替或雨雪等复杂环境的出现,所以对具有耐低温性能的安全帽的安全性能测试也应全面考虑,从而保证安全帽在复杂环境下的适用性与安全性。

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含耐低温性能的安全帽为什么要进行高温50℃条件预处理后的安全性能测试?我国现阶段含耐低温性能的安全帽几乎都带有保暖层,保温的方式主要有内保温和外保温两种。当安全帽的保温层形式为外保温时,安全帽的壳体、帽衬、头箍全部是在保暖层内发挥作用,此时安全帽在工作时同普通安全帽具有大致相同的内部条件,即接近人体温度,应和普通安全帽有同样的防护性能,因此安全帽要进行高温条件与处理后的安全防护性能测试。当安全帽的保温层形式为内保温时,安全帽完全裸露在大气环境中,此时安全帽要进行低温条件预处理后的安全防护性能测试,考虑到一定的安全系数,高温预处理温度为50℃,低温预处理温度为-20℃,缺少哪一种预处理条件的测试,对安全帽防护性能的评价都是不全面的。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