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发表时间:2011-10-31浏览次数: 评论: 分享: 顶: 踩:

品名

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醋柳酸; Aspirin; Salicylic acid acetate; CAS: 50-78-2

理化性质和常用制剂规格

白色晶状粉末,无臭,味微酸。相对密度1.40。熔点135~140℃。易溶于乙醇; 溶于氯仿、乙醚; 微溶于水、无水乙醚。溶于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溶液,同时分解。遇水分解为水杨酸和乙酸;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饱和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后即生成紫红色。

常用制剂规格: 片剂0.06、0.1、0.3、0.5g,肠溶片剂0.3g、0.5g

药理学、毒理学简介

本品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吸收完全,2小时血液中药物浓度达到高峰,血浆半衰期约15分钟。吸收后的本品进入脑脊液、关节液、腹腔、并可通过胎盘。血浆中的本品有50~90%与血浆蛋白结合,阿司匹林部分在胃肠道及肝内水解为水杨酸。阿司匹林本身具有活性,本品及代谢物经肾脏排泄。

本品具有解热、镇痛、抗风湿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粉末外用可治疗足癣。

接触机会

国内主要生产厂商:

原料药:山东新华制药厂、陕西西北第二合成药厂、上海第六制药厂、江苏南京制药厂、湖南中南制药厂、广州何济公制药厂、北京第二制药厂

片剂:上海黄河制药厂、福州制药厂、杭州制药厂、江西制药厂肠溶剂:北京制药厂

副作用及急性中毒

过敏反应: 特异体质者多次用药后可发生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过敏性休克、哮喘等过敏性反应。

急性中毒:

成人致死量:20~40g。临床表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耳鸣、面色潮红、皮肤苍白、大汗、口渴、紫绀、粘膜出血、胃部痛、肝肿大、黄疸、脉快、呼吸深快、水和电解质失衡、酸中毒,有时可发生低血糖或暂时性血糖升高和糖尿。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精神错乱、抽搐、昏迷、休克、甚至呼吸衰竭。

诊断要点:根据误服或用药过量史,以中枢神经系统和代谢方面变化为主的临床表现,化验见血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血pH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毒物化验,三氯化铁定性试验阳性,血清水杨酸盐定性阳性。

处理

立即洗胃、导泻。

加速毒物排泄:为碱化尿液加速排泄,可口服或静滴碳酸氢钠200mg/kg体重。

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治脑水肿、休克,控制抽搐。用大量VitK类制剂防治出血。

严重中毒患者可用透析疗法。

注意事项:呼吸增强时,禁用呼吸抑制剂。碱化尿液时,防止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参考文献

[1]陈志周,主编.急性中毒。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765.

[2]陈新谦,金有豫,主编.新编药物学.第十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04.

[3]周金黄,等,主译.应用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55.

 

    

本内容搜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