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及其化合物-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发表时间:2011-10-31浏览次数: 评论: 分享: 顶: 踩:

品名

镍及其化合物; CAS:7440-02-0

理化性质

银白色硬金属。元素符号Ni。原子量58.7。相对密度8.9。熔点1455℃。沸点2900℃。不溶于水,可溶于硝酸,稍溶于盐酸和硫酸。镍的无机化合物中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不溶或微溶于水,其盐类则易溶于水。

接触机会

接触镍的工业有采矿、冶炼、电镀、化工、石油提炼,染料及硬币制造等。在生产过程中可接触镍粉尘和蒸气。常接触的镍化合物有一氧化镍(NiO)、氧化镍(Ni2O3)、氢氧化镍[Ni(OH)2]、氢氧化高镍[Ni(OH)3]、硫酸镍[NiSO4·7H2O]、氯化镍(NiCl2)及硝酸镍[Ni(NO3)2·6H2O]等。

侵入途径

镍及其化合物的粉尘不能经皮肤吸收。经呼吸道及消化道吸收均较缓慢。

毒理学简介

大鼠经口LDLo: 5 gm/kg。

镍盐经口毒性低,金属镍毒性更低。

临床表现

镍可引起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Loffler,综合征),患者可有轻度咳嗽,低热、胸闷等,多在1~2周内消退,周围血嗜酸粒细胞轻度增高,X线表现为肺部有散在扇形影阴。病灶可呈游走性。大多在2~4周内自行恢复正常。尚可发生急性与亚急性肺炎。镍盐大量口服时可产生剧烈的胃肠道刺激现象,出现呕吐、腹泻。

在镀镍或电解镍时,常因其粉尘或蒸气的刺激而发生皮炎,主要表现为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湿疹。皮损常发生于手、前臂、面颈部及国窝等处,也可蔓延到大腿及全身。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如针头至绿豆大小,有的可融合成片。主观奇痒,故称“镍痒症”,这种皮疹在脱离接触后1~2周可以自愈。再接触可重新发病。个别敏感性高的人,可因佩戴镀镍表带和眼镜而发生皮炎。

镍有较强的致敏作用,属迟发型变态反应。对镍敏感者可采用5~10%硫酸镍水溶液作斑试有助于镍皮炎的诊断。皮疹发作期尿镍含量可增高。

处理

口服镍盐者可给予洗胃、催吐、导泻及对症、支持疗法。DTPA,NaDDC及CaNa2EDTA作驱镍治疗。

接触性皮炎按一般原则对症处理。对镍湿疹,局部试用2%二巯基丙醇软膏。

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

中国MAC 1 mg/m3(按Ni计)(1996)

美国MSHA STANDARD-air: TWA 1 mg/m3

美国OSHA PEL(所有行业): 8H TWA 1 mg(Ni)/m3

埃及: TWA 0.1 mg/m3 JAN 1993;

澳大利亚: TWA 1 mg/m3 JAN 1993;

比利时: TWA 1 mg/m3 (insoluble compounds) JAN 1993;

丹麦: TWA 0.05 mg/m3, Carcinogen JAN 1993;

丹麦: TWA 0.5 mg/m3 (dust) JAN 1993;

丹麦: TWA 1 mg/m3 (insoluble compounds) JAN 1993;

芬兰: TWA 0.1 mg/m3, Skin, Carcinogen (insoluble compounds) JAN 1993;

法国: TWA 1 mg/m3 JAN 1993;

德国, Carcinogen JAN 1993;

匈牙利: STEL 0.005 mg/m3, Carcinogen (insoluble compounds) JAN 1993;

日本: TWA 1 mg/m3, Carcinogen JAN 1993;

荷兰: TWA 0.1 mg/m3 JAN 1993;

荷兰: TWA 1 mg/m3 (insoluble compounds) JAN 1993;

菲律宾: TWA 1 mg/m3 JAN 1993;

俄罗斯: STEL 0.05 mg/m3 JAN 1993;

瑞典: TWA 0.5 mg/m3 (dust) JAN 1993;

瑞士: TWA 0.5 mg/m3 (insoluble compounds) JAN 1993;

瑞士: TWA 0.5 mg/m3, Carcinogen JAN 1993;

泰国: TWA 1 mg/m3 JAN 1993;

英国: TWA 0.5 mg/m3 (insoluble compounds) JAN 1993;

英国: TWA 0.5 mg/m3 (dust) JAN 1993;

英国: TWA 1 mg/m3 JAN 1993;

保加利亚,哥伦比亚,约旦,韩国 参照美国 ACGIH TLV;

新西兰,新加坡,越南 参照美国 ACGIH TLV

参考文献

[1]Sunderman FW. 镍肺炎和致癌作用第16届国际职业卫生会议资料选编.上海: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126.

[2]王侠生.职业性、环境性皮肤病.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208~209.

[3]Sunderman FW. A revew of the metabolism andtoxicology of nickel. Ann Clin Lab Sci 1977; 7:377.

[4]Bencko V. Nickel: A review of its occupational and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J Hyg Epidemiol Microbiol Immunol 1983; 27:237.

 

    

本内容搜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