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1-10-31浏览次数: 评论: 分享: 顶: 踩:
品名
邻苯二酸酐; 酞酐; 苯酐; Phthalic anhydride; 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anhydride; 1,3-Isobenzofurandione; Phthalandione; CAS:85-44-9
理化性质
白色针状结晶,有窒息性气味。分子式C8-H4-O3。分子量148.11。相对密度1.53。熔点130.8℃。沸点295℃(升华)。闪点151.67℃(闭杯)。自燃点570℃。蒸气密度6.6。蒸气压0.13kPa(1mmHg 96.5℃)。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7~10.5%(193℃)。25℃水中溶解度0.9%; 在热水中溶解较多,并生成酞酸; 稍溶于乙醚; 溶于乙醇。遇热、明火可燃。粉尘遇明火爆炸。与硝酸发生剧烈反应。不能与氧化铜、亚硝酸钠共存。
接触机会
在增塑剂、涂料、聚酯树脂、染料中间体、苯甲酸等生产中应用本品。
国内主要生产厂商:大连染料厂、北京化工二厂、上海染化七厂、湖北沙市合成树脂总厂、石家庄市化工二厂、淮阴有机化工厂、无锡焦化厂、徐州化工厂、吉化染料厂、南京金陵石化公司化工一厂、齐鲁石化公司烯烃厂、哈尔滨石油化工厂、天津卫津化工厂、天津溶剂厂、巴陵涤纶厂
侵入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
毒理学简介
大鼠经口 LD50: 4020 mg/kg; 吸入LC50: >210 mg/m3/1H。小鼠经口 LD50: 1500 mg/kg。兔经皮 LD50: >10 gm/kg。
属低毒类。
临床表现
直接接触本品,可引起皮肤、眼和上呼吸道明显刺激反应。另可引起皮肤和肺的过敏反应。
美国HSDB引用文献:
*工厂中的接触工人偶有血痰、肺气肿,一部份人血压下降和轻微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表现,也有湿疹、寻麻疹和粘膜刺激症状的报告。
*误服可使接触组织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的改变,不会造成永久损伤或死亡,但有明显不适。
处理
以对症处理为主。皮肤接触本品时,立即用清水或4%碳酸氢钠溶液清洗。眼污染可用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
中国MAC 1 mg/m3;(1996)
美国ACGIH TLV-TWA 6.1 mg/kg(1ppm)
美国MSHA STANDARD-air: TWA 2 ppm (12 mg/m3)
美国OSHA PEL(所有行业): 8H TWA 2 ppm (12 mg/m3)
澳大利亚: TWA 1 ppm (6 mg/m3)
比利时: TWA 1 ppm (6.1 mg/m3)
丹麦: TWA 5 mg/m3
芬兰: TWA 2 mg/m3, STEL 3 mg/m3, Skin
法国: STEL 6 mg/m3
德国: TWA 5 mg/m3
匈牙利: TWA 1 mg/m3, STEL 2 mg/m3
荷兰: TWA 1 ppm (6 mg/m3)
菲律宾: TWA 2 ppm (12 mg/m3)
波兰: TWA 1 mg/m3
俄罗斯: STEL 1 mg/m3, Skin
瑞典: TWA 1 ppm (6 mg/m3), STEL 2 ppm (12 mg/m3)
瑞士: TWA 0.8 ppm (5 mg/m3), STEL 1.6 ppm (10 mg/m3)
英国: TWA 1 ppm (6 mg/m3), STEL 4 ppm (24 mg/m3)
保加利亚,哥伦比亚,约旦,韩国 参照美国 ACGIH TLV;
新西兰,新加坡,越南 参照美国 ACGIH TLV
危规:GB8.1 类81631。原铁规:二级有机酸性腐蚀物品,84096。UN NO.2214。IMDG CODE 8200页,8类。本内容搜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