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漆-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发表时间:2011-10-31浏览次数: 评论: 分享: 顶: 踩:

品名

生漆;  大漆; Lacquer

理化性质

刚从漆树割取的树脂呈乳白色,但很快在空气中氧化变黑,未经加工的漆为生漆, 其主要成份是漆酚,约占生漆的60~80% 。

接触机会

生漆是漆树的乳汁,系天然优质涂料。在漆树的栽种与培育过程中接触漆树的根苗和树叶,在生漆的采割与收购、生漆的运输与使用过程中接触生漆漆液。漆农漆工、收购员、运输(装卸)工为主要接触者。

途经漆林或存有未干生漆场所; 接触使用未干生漆漆器(包括家具、工艺品、饮具、便桶、化学反应锅等生活与生产用品)等。

侵入途径

主要是皮肤接触,高度敏感者也可经吸入途径发病。

毒理学简介

具原发刺激作用和迟发致敏作用。参见<致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化学物和发病机理>、<致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化学物和发病机理>。

生漆的致病成份主要是非挥发性的漆酚(Urushiol)和具挥发性的漆敏内酯(Lacquer allergic lactone)。漆酚及其衍生物的致敏剂量差异颇大,其中以漆酚致敏性最强:漆酚、氢化漆酚、漆酚二甲醚的致敏剂量分别为1/1000~1500mg、1/10mg、1mg,二甲基氢化漆酚几无致敏作用。作为变应原,生漆的活性强而稳定:在人的皮肤上能保持3~4天,在衣服上能保持一周,在干燥的条件下可维持数年以上。

生漆与漆树属植物如毒常春藤、毒栎、黄栌、芒果树及贾如坚果树等有交叉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生漆主要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详细参见<化学物致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和<化学物致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生漆所致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特点是:

A. 潜伏期明确,多为 7~14天。

B. 皮损初发于直接接触部位,数日后向周围发展,约有1/3患者波及远隔部位,严重时泛发全身,分布对称。

C. 常以高度水肿性红斑及/或密集丘疱疹、水疱为其特征。水肿以面部,特别是眼睑与阴茎为著,睑裂常因明显水肿而缩小成缝。水疱疱壁紧张、疱液丰满。少数呈多型红斑样损害,或在病程中伴发荨麻疹样损害。

D. 再接触再发。一般经连续接触半至一年后反应渐趋减轻。

生漆所致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特点是:

A. 一次接触即可发病。

B. 皮损局限于直接接触部位。

C. 原发损害常以红斑、水疱为主,多无明显水肿,重者可致溃疡。

其它临床表现

生漆所致接触性皮炎多无全身症状。少数严重患者可伴发热、头账、头痛、食欲减退、心悸等症。个别报道生漆也可能引起中毒,表现为肾炎、痉挛,甚至死亡; 中毒者呼出气带芳香味。

化验检查血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嗜酸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转换率、玫瑰花结试验、免疫球蛋白等。

处理

脱去沾染生漆的衣裤、手套,沾染在皮肤上的生漆,可先取清洁的软纸、回丝或棉布揩除,然后外用酒精、0.5~1%碳酸钾(或碳酸钠)溶液或苛性钾酒精液 (苛性钾 1,甘油10,酒精30,水59)。对留在皮肤上的黑色漆迹可试用 1%氨水或 1%盐水酒精揩除。

其他按接触性皮炎治则对症治疗。 未查见有关生漆的解毒治疗资料。

标准

危规:GB 6.1 类 61872。原铁规: 有机有毒品, 84229。

参考资料

[1]Foussereau J, et al.   Occupational Contact Dermatitis:Clinical and Chemical Aspects. 1st ed. Munksgaard:WB Sunders company,1982:117.

[2]蔡有龄,等.  中国漆挥发成分的致敏性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 1985; 65(7): 424.

[3]严规良,等. 漆农皮炎发病情况的调查研究. 临床皮肤科杂志 1982;  11 (2):90.

[4]夏宝凤,等.   生漆皮炎160 例临床分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89; 7(4):213.     

本内容搜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