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1-10-31浏览次数: 评论: 分享: 顶: 踩:
品名
环氧氯丙烷; 3-氯-1,2-环氧丙烷; 1-氯-2,3-环氧丙烷; 表氯醇; γ-氧化氯丙烷; 氯甲基代氧杂环丙烷; 3-Chloro-1,2-epoxypropane; 1-Chloro-2,3-epoxypropane; Epichlorohydrin(ECH); γ-Chloropropylene oxide; Chloromethyl ethylene oxide; CAS:106-89-8
理化性质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氯仿样刺激气味。分子式C3-H5-Cl-O。分子量92.53。相对密度1.1812(20/4℃)。凝固点-57.1 ℃。沸点117.9℃。闪点40.56℃。蒸气密度3.29。蒸气压1.33kPa(10mmHg16.6℃)。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3.8%~21% 。不溶于水; 与乙醇、乙醚、氯仿、三氯乙烯、四氯化碳混溶; 不能与石油烃混溶。潮湿产品将使钢板有凹痕。遇热、明火易燃。燃烧时可释出光气、氯化氢。强酸、强碱、活性氢(包括水)、热量及金属卤化物可促使其聚合。不能与下列物质共存:强氧化剂、铝、锌、氯化铁、氯化铝。
接触机会
制造环氧树酯的原料,也可用于制备甘油、硝化甘油炸药、玻璃钢、电绝缘制品等。此外,还可用作纤维素酯、纤维素醚和树酯的溶剂。在生产、使用及废料处理过程中,由于防护不周、通风不良设备缺少维修等,毒物可侵入人体。
国内主要生产厂商:南京化工厂、天津汉沽石化厂、沈阳化工厂、长沙树脂厂、广州助剂厂、济南石化三厂、新乡化工二厂、岳阳厂化总厂
侵入途径
ECH可通过呼吸道或皮肤侵入人体,也可经消化道吸收。
毒理学简介
人吸入TCLo: 40 ppm/2H,20 ppm。
大鼠经口LD50: 90 mg/kg; 吸入LC50: 250 ppm/8H; 经皮LDLo: 1 gm/kg。小鼠经口LD50: 195 mg/kg; 吸入LCLo: 72 gm/m3/9M; 经皮LD50: 250 mg/kg。兔经皮LD50: 515 mg/kg。
ECH在大鼠、小鼠及家兔等各种受试动物中,可迅速经皮肤、胃肠道以及呼吸道吸收,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中。在啮齿动物主要存留在进入体内部位,如吸入时存留在鼻上皮,经口摄入后存留于胃,72小时内排出90%,其中25~42%以CO2形式经肺排出,46~54%以结合代谢物的形式从尿中排出。ECH代谢途径中的生物降解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酶或非酶性水解起动的,结果形成毒性很小的3-氯-1,2-丙二醇。
ECH的发病机理是环氧化合物的活性基团与巯基(-SH)起作用,使血清中巯基含量明显降低,而对机体产生毒作用。毒物主要侵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周围运动神经纤维。ECH的毒性作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对呼吸道的刺激。大鼠吸入或口服本品后,可出现急性呼吸道刺激现象,伴出血及严重水肿。通常大鼠对ECH比小鼠更敏感,尤其是肾毒作用。
临床表现
根据对人短期接触ECH的观察,接触空气中浓度约为76mg/m^3时,开始感眼及上呼吸道的刺激,有眼刺痛、流泪、结膜充血、视力减退等表现。鼻、咽可出现局部干燥、嗅觉减退、干咳、胸闷等症状。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
皮肤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出现红斑、水疱等。
处理
皮肤污染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肥皂及温水洗净。患大疱性皮炎时,按皮肤科原则处理。发生刺激症状时对症处理。
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
中国MAC 1 mg/m^3(皮);
美国ACGIH TLV-TWA 7.6 mg/m3 (2 ppm) (皮肤)
美国MSHA STANDARD-air: TWA 5 ppm (19 mg/m3) (皮肤)
美国OSHA PEL(所有行业): 8H TWA 5 ppm (19 mg/m3) (皮肤)
埃及: TWA 2 ppm (10 mg/m3), 皮肤
澳大利亚: TWA 2 ppm (10 mg/m3), 皮肤
比利时: TWA 2 ppm (7.6 mg/m3), 皮肤
丹麦: TWA 0.5 ppm (1.9 mg/m3), 皮肤
芬兰: TWA 0.5 ppm (1.9 mg/m3), 皮肤, 致癌物
法国: STEL 2 ppm (10 mg/m3), 致癌物
德国: 皮肤, 致癌物
匈牙利: STEL 1 mg/m3, 皮肤, 致癌物
荷兰: TWA 1 ppm (4 mg/m3), STEL 4 ppm, 皮肤
菲律宾: TWA 5 ppm (19 mg/m3), 皮肤
波兰: TWA 1 mg/m3
瑞典: TWA 0.5 ppm (1.9 mg/m3), STEL 1 ppm (4 mg/m3), 皮肤
瑞士: TWA 2 ppm (8 mg/m3), 皮肤, 致癌物
土耳其: TWA 5 ppm (19 mg/m3), 皮肤
英国: TWA 2 ppm (8 mg/m3), STEL 5 ppm, 皮肤
保加利亚,哥伦比亚,约旦,韩国 参照美国 ACGIH TLV;
新西兰,新加坡,越南 参照美国 ACGIH TLV
危规:GB6.1 类61052。原铁规:二级易燃液体,62008。UN NO.2023。IMDG CODE 6082页,6.1 类。
参考文献
[1]魏祥云.环氧氯丙烷的毒作用及其预防(综述).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1984,3:32.
[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编(何风生等,译).环境卫生基础33:环氧氯丙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19~151.
本内容搜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