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1-10-31浏览次数:3574 评论:0 分享: 顶:0 踩:
品名
氟化铍; Beryllium fluoride; CAS:7787-49-7
理化性质
呈玻璃状,有吸湿性。加热到800℃时发生软化,同时升华。分子式BeF2。分子量1.986(25℃)。在水中极易溶解。几乎不溶于乙醇,但微溶于乙醇和乙醚的混合液中。不溶于无水氟化氢。
接触机会
氟化铍用于制造铍合金、原子能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和反射体材料、光学玻璃。
侵入途径
主要以粉尘或烟雾的形式由呼吸道吸收,口服吸收量极微。不能经完整的皮肤侵入人体,但可由外伤的皮肤吸收。
毒理学简介
大鼠经口LD50: 98 mg/kg。小鼠经口LD50: 100 mg/kg。
氟化铍是可溶性铍化合物,毒性较大。吸入10mg/kg的氟化铍可使大鼠、兔发生肺炎和肺水肿,在15天内死亡。
临床表现
吸入高浓度氟化铍烟雾时,可发生铍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化学性肺炎。吸入后,经3~6小时的潜伏期发病。最初出现全身酸痛、疲乏不适、头晕、头痛、鼻干、咽痛、发冷、发热、胸闷、气憋、咳嗽。经数天以至两周左右发生化学性肺炎。此时气急、咳嗽加剧,常喀血丝痰,伴胸痛。体检呼吸短促,心率增快,紫绀,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X线检查两肺有散在片状或点片状阴影,肺门阴影可增大、增浓。肝脏往往肿大,有压痛,甚至出现黄疸。
轻症者有化学性支气管炎症状,如咽痛、阵发性剧咳、胸骨后不适等呼吸道刺激症状。胸部X线片可有肺纹理增强、扭曲等表现。
急性铍病一般经积极治疗后,症状可在1个月左右消失。肺部病变经1~4个月可完全吸收。
接触氟化铍粉尘或蒸气后1~2周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发病多见于新工人,以夏季发生率最高。皮损分布于体表暴露部位和用手搔抓和污染的部位,如面颈部、手背、前臂、股内侧、阴囊等。病损表现为红斑、丘疹或丘疱疹,有时可发生潮红、水肿、水疱,有烧灼感和剧痒。脱离接触后3~7天即逐渐消退。留少许脱屑。愈后不留疤痕,无色素沉着。
处理
急性铍病立即脱离现场,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支气管舒张剂、止咳祛痰药。重症患者可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地塞米松每日10~20mg。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
接触性皮炎患者脱离接触,对症处理
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中国MAC铍化合物0.001 mg/m^3; 美国ACGIH铍化合物TLV-TWA 0.002 mg/m^3(以Be计)
中国职业病诊断国家标准: 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4868-85
参考文献
林鸿恩.急性铍病46例报告.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81; 15(6):330~332.
本内容搜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