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烷-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发表时间:2011-10-31浏览次数: 评论: 分享: 顶: 踩:

品名

正己烷; n-Hexane; CAS:110-54-3

理化性质

无色易挥发液体,有汽油味。分子式C6-H14。分子量86.17。相对密度0.660(20/4℃)。凝固点-95.6℃。沸点69℃。闪点-21.67℃(闭杯)。自燃点225℃。蒸气密度2.97。蒸气压1.33kPa (10mmHg15.8℃)。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1.2~7.5 % 。不溶于水; 溶于乙醚、乙醇和氯仿。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能与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而引起燃烧爆炸。

接触机会

主要作为溶剂,化验用试剂及低温温度计的溶液。

国内主要生产厂商: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向阳化工厂

侵入途径

可经呼吸道、皮肤及胃肠道吸收。经呼吸道吸收迅速,皮肤吸收有限。

毒理学简介

人吸入TCLo: 190 ppm/8W。

大鼠经口LD50: 28710 mg/kg; 吸入LC50: 48000 ppm/4H。小鼠吸入LCLo: 120 gm/m3。

急性毒性主要为麻醉作用和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毒作用比戊烷大3倍。大鼠反复暴露于本品的主要影响是神经毒性。

人接触87~122ppm及其他溶剂,平均吸收27.8±5.3 %,呼吸道存留5.6±5.7% 。人皮肤能吸收16~27mg/h。

在体内的分布与组织的脂肪含量有关,可分布于血、脑、肾、脾等组织。

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及细胞色素C参加其氧化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2,5-己二酮,考虑为神经毒物,与周围神经病有关。

绝大部分以原形经肺呼出。人接触300和430mg/m^3,4小时后,经肺的半排出期分别为13min和2.5h,亦可以原形及其代谢产物从肾排出。

人吸入空气中含本品500ppm,3~5min,无影响; 800ppm,15min,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  1400~2000ppm 引起头痛、恶心; 5000ppm,10min,引起头晕、轻度麻醉。

人约摄食50g可致死。

国外报导工人分别在约170mg/m^3和352mg/m^3(50和100ppm)浓度下,每天工作>8小时,部分人发生周围神经病。

临床表现

急性吸入高浓度可出现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麻醉症状。急性经口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刺激症状,以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麻醉症状及呼吸障碍。

皮肤接触可出现烧灼感、红斑、水肿、起疱。

慢性中毒可出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测定结果可与神经病严重度相关。尿中2,5-己二酮可作为生物监测指标。

接触纯正己烷较少见。需注意己烷混合物或含正己烷的混合溶剂的毒性。

处理

迅速脱离现场。口服者给洗胃。眼或皮肤污染时给流动清水冲洗。对症处理。

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

美国ACGIH TLV-TWA 176 mg/m3 (50 ppm)

美国MSHA STANDARD-air: TWA 500 ppm (1800 mg/m3)

美国OSHA PEL(所有行业): 8H TWA 500 ppm (1800 mg/m3)

澳大利亚: TWA 50 ppm (180 mg/m3)

比利时: TWA 50 ppm (176 mg/m3)

丹麦: TWA 50 ppm (180 mg/m3)

芬兰: TWA 50 ppm (180 mg/m3), STEL 150 ppm (530 mg/m3)

法国: TWA 50 ppm (170 mg/m3)

德国: TWA 50 ppm (180 mg/m3)

匈牙利: TWA 100 mg/m3, STEL 200 mg/m3, 皮肤

日本: TWA 40 ppm (140 mg/m3), 皮肤

荷兰: TWA 100 ppm (360 mg/m3)

菲律宾: TWA 500 ppm (1800 mg/m3)

波兰: TWA 400 mg/m3

俄罗斯: TWA 40 ppm, STEL 300 mg/m3

瑞典: TWA 25 ppm (90 mg/m3), STEL 50 ppm (180 mg/m3)

瑞士: TWA 50 ppm (180 mg/m3), STEL 100 ppm (360 mg/m3)

土耳其: TWA 500 ppm (1800 mg/m3)

英国: TWA 100 ppm (360 mg/m3), STEL 125 ppm

保加利亚,哥伦比亚,约旦,韩国 参照美国 ACGIH TLV;

新西兰,新加坡,越南 参照美国 ACGIH TLV

危规:GB3.1 类31005。原铁规:一级易燃液体,61006。UN NO.1208。IMDG CODE 3034-7页,3类。

参考文献

[1]Jorgensen NK, Cohr KH. n-Hexane and its toxicologic effect. A review. Scand J Work Environ Health 1981; 7(3):157~168.

[2]WHO.EHC 122:n-Hexane. Geneva:WHO,1991

[3]Cardona A,et al. Biological monitoring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n-hexane by measurement of urinary 2,5-hexanedione. 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 1993;  65(1):71-74

[4]Takeuchi Y. n-Hexane polyneuropathy in 日本: a review of n-hexane poisoning and its preventive measures. Environ Res 1993; 62(1):76-80

[5]Chang YC. Patients with n-hexane induced polyneuropathy: a clinical follow up. Br J Ind Med 1990; 47(7):485-489

 

    

本内容搜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