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化氢为无色气体,稍有大蒜样臭味。易燃烧,燃烧时形成三氧化二砷,其火焰呈淡黄色。
症状体征:
砷化氢为强烈的溶血性毒物,剧毒,由呼吸道吸入,此外尚对心、肝、肾有毒性作用。吸入后,一般半小时至数小时出现症状,吸入极高浓度者可在数分钟内发病。
(1)轻度中毒:常有畏寒、发热、头晕、头痛、乏力、心慌、气短等,继而发生低热、恶心、呕吐、腰部酸痛、巩膜及皮肤黄染,尿呈酱油色,但尿量正常。
(2)重度中毒:若在短时吸入高浓度砷化氢,可在数小时内出现明显症状,表现为寒颤、高热、明显腰痛、尿呈深酱油色甚至为黑色,巩膜、皮肤明显黄染,皮肤可呈古铜色,肾区剧烈疼痛,尿量比平时明显减少,甚至无尿,血红蛋白显著降低,血肌酐进行性增高血压升高。可因发生肺水肿、高血钾、急性心力衰竭而猝死。
诊断检查:
1 诊断原则
根据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砷化氢气体的职业史和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临床表现,结合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参考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它病因所致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2 接触反应
具有乏力、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脱离接触后症状较快地消失。
3 诊断及分级标准
3.1 轻度中毒
常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腰背部酸痛,且出现酱油色尿、巩膜皮肤黄染等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临床表现;外周血血红蛋白、尿潜血试验等血管内溶血实验室检查异常,尿量基本正常。符合轻度中毒性溶血性贫血,可继发轻度中毒性肾病。
3.2 重度中毒
发病急剧,出现寒战、发热、明显腰背酸痛或腹痛,尿呈深酱色,少尿或无尿,巩膜皮肤明显黄染,极严重溶血皮肤呈古铜色或紫黑色,符合重度中毒性溶血性贫血,可有发绀、意识障碍。外周血血红蛋白显著降低,尿潜血试验强阳性,血浆或尿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高。血肌酐进行性增高,可继发中度至重度中毒性肾病。
治疗方案:
1 治疗原则
1.1 发生事故时,所有接触者,均应迅速脱离现场。
1.2 对接触反应者,应严密观察48小时,安静休息,鼓励饮水,口服碱性药物,并监测尿常规及尿潜血试验。
1.3 中毒患者均应住院治疗,早期足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早期合理输液,正确应用利尿剂以维持尿量,碱化尿液。忌用肾毒性较大的药物。对重度中毒者,应尽早采用血液净化疗法;根据溶血程度和速度,必要时可采用换血疗法;并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保证足够热量等对症支持治疗。
2 其他处理轻度中毒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度中毒者视疾病恢复情况,应考虑调离有害作业。如需做劳动能力鉴定,参照GB/T16180的有关条文处理。
预防及预后:
1.作好每年一次定期体检及上岗前的健康体检,凡有严重贫血、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缺乏症、神经及精神疾患及严重肝、肾、心脏疾患,均不宜从事砷化氢作业。
2.含砷矿渣物料不宜露天存放,防止淋雨或潮湿,以免产生砷化氢。
3. 勿用水浇熄含砷炉渣。
4.加强个人防护,生产中戴防护口罩、手套和穿工作服,以防吸入和皮肤吸收。
5.注意车间内个人卫生习惯,工作后、进餐前均应用肥皂洗手。
6.可能产生砷化氢的作业场所,在附近要备有正压空气呼吸面罩。
7.对于砷化氢钢瓶,平时可用氯化汞试纸检查是否漏气。